
|
爱游戏体育官网登录:
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,美食离不开色、香、味,因此,聪明的先民早就开始在饮食中添加调味品,以使食物变得更美味,口味也更加丰富。 比如:殷商时期,人们已开始用酸酸的青梅来去除异味;秦汉时期,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和醋已普遍的使用;唐宋时期,外来的“辣味”成为餐桌新宠,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抄家时,竟然抄出了胡椒八百石…… 从司马迁《史记》所记来看,早在商代初期,人们对食物的味道已很讲究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伊尹“负鼎俎,以滋味说汤,致于王道”。 这句话意思是说伊尹为了说服商汤用王道治理天下,背着一口大锅(鼎)来见商汤,用烹饪时要调制出好滋味的道理,来说服商汤。可见,把饭菜做得有滋有味,已是当年掌勺者必须会的。 盐,大概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,是菜就离不开盐,盐因此有“百味之王”的美称。但盐作为基础调味品并不是万能的,如遇到腥膻味食材,盐便起不了多大作用。 因此,从史料记载来看,除盐之外,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。《尚书·商书·说命下》有这样的说法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”这是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所说的话,意思是,如果我做汤羹,你就是少不了的盐和梅。足以见盐和梅调味的重要性。而《尚书》所记也已为现古发掘证实,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发现了梅核。 在商墓考古中,还发现随葬有大量狗、羊、猪、鸡等很多动物,以及鱼形、鸟形、动物形器物,可见当时人类的食材已很丰富。但这些带有腥、膻气的肉类,烹饪时除掉异味才好吃,这便少不了调味品。 据《礼记·内则》记载:“脍,春用葱,秋用芥。豚,春用韭,秋用蓼。脂用葱,膏用薤,三牲用藙,和用醯,兽用梅。”可见,先秦时,对以辛香为主的各种天然调味品的开发和使用,掀起了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波“滋味”革命。 西汉元帝时,黄门令史游所作儿童启蒙读物《急就篇》中,记述了当时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:“葵韭葱薤蓼苏姜,芜荑盐豉醯酢酱。芸蒜荠芥茱萸香,老菁蘘荷冬日藏。” 然而,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并不是当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。那么,那些可拿来调味的香料,是何时出现并逐渐普及的呢? 其实,中国使用香料的历史,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神农时代,早在那时,我们的先民就已经有了采集树皮草根来驱疫辟秽的做法。先秦时期,《楚辞》里便记录了诸如江离、辟芷、幽兰等香草美人的传统。商朝便有调制香料的香炉、薰球等器具出土。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,丝绸之路开通,外国的珍宝犀牙大量输入中国的同时,不少波斯、安息、大秦等西域各国的香料也传入中原,其传入的主要调味作物有胡椒、胡荽、胡麻等食用香料,乳香、苏合香、安息香、檀香等香料也引入中国。 南北朝时期,芫荽、胡椒、檀香、郁金等生活常用的香料均已见于文献史料。隋唐时期,对外贸易逐步发展,阿魏、没药、白附子等香料陆续传入中国。《旧唐书》和《书》记载的异域进贡香料达120多次,约30多个品种。 宋代对香料贸易十分重视,经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商品由唐代的珍宝犀牙为主、香料为辅,逐渐变为以香料贸易为主,龙脑、沉香、豆蔻、丁香、砂仁等“南香”大量传入中国。东南亚等出产香料的国家所称的“香料之路”也由此闻名世界。 北宋神宗熙宁十年(1077年),仅广州一地所收乳香即多达20万斤。《宋史·食货下》提到“香料,陆路以三千斤,水路以一万斤为一纲。”能够准确的看出远洋贸易对当时香料贸易的重要作用。 开宝四年,北宋首次在广州口岸设置专管对外贸易的市舶司。当时香料的进出口占据首位,甚至会出现了专事香料贸易的“香舶”。宋太平兴国七年,由宋太祖下诏进口的海外香料有37种,其中销路较广的有麝香、桂皮、降真香、茴香、没药、丁香、龙脑香、乳香、沉香、檀香、胡椒等。 建炎元年(公元1127年),宋朝受辽、金威胁,迁都临安(今杭州),经济中心南移,由于朝廷军费和官俸开支庞大,还要给辽、金岁币(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),财政吃紧,入不敷出,当朝竟用胡椒等香料充当官员的俸禄,当时香料的价值可见一斑。 如今,这些香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,我们每天吃的饭菜里面或许都有它们的影子,那么这些香料都有啥作业呢?快来看看吧! 香叶主要起到增香的作用,特别适宜肉类烹调,在炖煮肉类、调制卤水、腌制食品中都能起到很好的增香祛异的作用。 小茴香作为香料入肴调味可增香添味,除异压邪,增进食欲,帮助消化。大多数都用在卤、煮的禽畜菜肴或豆类、花生、豆制品等;炖牛、羊肉时加入则味道更美;也是烧鱼、麻辣火锅的常用调料。其嫩叶可做饺子馅,但很少用于调味。 八角,也叫大茴香,被称为香料之王,常用于卤、炸、煮、酱及烧等烹调加工中,常在制作牛羊肉、鸡猪肉的菜肴中加入,可除腥膻等异味,增添芳香气味,并可调剂口味,增进食欲。 丁香味道是辛、香、苦,常用于扣蒸、烧、煨、煮、卤等菜肴,如丁香鸡、丁香牛肉、丁香豆腐皮等。因其味极其浓郁,故不可多用,不然,则适得其反。 草豆蔻味道辛、香、微甘,作为肉制品加工中祛腥、解异、矫味、增香、添味的辅助香料,多与花椒、八角、肉桂等合用,调配复合香辛料和卤料,大多数都用在卤、煮、烧、焖、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,火锅底料、麻辣烫里也有草豆蔻,腌制泡菜也会用到草豆蔻。 香茅草是属于亚热带的一种香料,新鲜香茅草香气比较浓烈,干香茅草通常是研磨成粉,常用于烧烤、海南鸡肉饭、泰式冬阴功汤及卤水等,加入卤锅中可去臊增香,让味道更加鲜嫩奇香。 百里香可用来烹饪海鲜、肉类、鱼类等食物,腌制鸡、鸭、羊肉、牛肉,再用来烤制,香味尤为突出,可去除异味、增香味,增进食欲。 烹调鱼及肉类放少许百里香能去腥增鲜;与其它芳香料混合烘烤肉类,能增进食欲;在汤中添加,可使汤味鲜美;在米饭、白酒里加几滴百里香汁液能增香;在肉酱、香肠、火腿、焖肉、奶酪、泡菜、酒等食品中添加,是天然的防腐剂,有助储存。 孜然,香辣味浓郁,是烧烤食品必用的佐料,大多数都用在调味,提取香料等。入肴调味可去膻异、增添风味、促进食欲。通常是单用,大多数都用在烤、煎、炸的羊肉、牛肉、鸡、鱼等菜肴,是西北地区常用而喜欢的一种香料,是新疆烤羊肉串必用调料,孜然还可作为复合香辛料的配料。 辛夷在炖、烧、焖制各种肉类原料时经常应用,制卤水用辛夷花,可增加酱卤制品的复合香味。 荆芥有特殊的芳香,并具有去腥膻、增进食欲、除湿痹、消食下气、醒酒、助脾胃等保健功效。可生食,多作凉拌或调味配料或面料,也可熟食,尤其适合炖鱼。 紫苏味道辛、香,入肴可为荤腥矫味、赋香,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,利用紫苏的特异香气加工食品可以产生风味食品。广东炒田螺必用紫苏,味道极妙;有时用于煮牛羊肉等,也是祛除马肉异味的重要香料;将干净的紫苏叶放入酱油中不但防腐,还可增加酱油的香醇味。 白豆蔻又称白扣,入肴调味可去异、解腻、除腥、赋味、增辛香。因其香味佳,故用量少,多与它药合用调配复合香辛料;是烧、卤、腌制禽畜菜肴的上好材料,龙虾调料必用之品。白蔻还是咖喱粉的主要成分,还可调配五香粉等复合香辛料,在肉制品加工中用来生产灌肠效果最好。 薄荷可去除异味、增香味,调节口味,增进食欲的作用。在烹饪中,主要选用其叶,可与小米、大米、荆芥、莲子等煲粥,或焯熟后凉拌、与肉丝炒食或裹面炸食。 因薄荷的主要营养成份为挥发油,不宜水洗,不宜久煎,煎煮时应后下,入馔不宜久烹。但人们吃薄荷其实是用其芳香清凉之味作为调味品,大多数都用在调制饮料和糖水;有时也用于甜肴,以增加菜肴的清香味。 桂皮是最早被人类食用的香料之一。桂皮香气馥郁,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,令人食欲大增;还有去异味、调剂口味、增加香气味、促进食欲的作用,适用于腥臊味原料的调味。 肉蔻香气浓烈、是香料中的调味佳品,肉制品加工必用香料,可矫臭抑腥、赋味加香、增进食欲。此物不可多用,常与它药合之调配复合香辛料,用于卤煮禽畜菜肴。豆蔻瓣粉末还可用于制作甜品,如面包、布丁和巧克力等。 花椒是中国特有的辛麻类香料,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,位列调料“十三香”之首。是肉制品产生特征风味必不可少的香料;味道辛麻持久、芳香浓郁,可除各种肉类的腥膻气,能促进唾液分泌,增加食欲,除腥去异,增香和味。 在酱卤菜行业香料配方中,花椒是一味不可或少的增香、增味剂,荤素皆宜,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,无论红烧、卤味、小菜、四川泡菜、鸡鸭鱼羊牛等菜肴均可用到它。也可粗磨成粉和盐拌匀为椒盐,供蘸食用;也可榨油,出油率在25%以上。 辣椒味辛辣,具有着强烈刺激性,主要是起到调味作用,常用于各种家常菜,熬制红油、火锅底料或卤水。辣椒入肴,可增辣添色,除腥解膻,调和滋味,应用原则常为“辛而不烈、辣而不燥、辣中有香、辣中有味”。 黑胡椒主要是去腥提香效、增添辣味的作用,常用用各种炖烧扒蒸鱼和肉,甚至有专门突出调料的黑胡椒牛排、黑胡椒牛柳等。 白芷味芳香微苦,有抗菌作用,入肴调味可去除腥味、增香添味、脱臭除异、增进食欲,是酱卤制品中常用的香料,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配制复合香辛料;大多数都用在卤、烧、煨的禽畜野味菜肴,也是龙虾调料必用之品。在制作火锅底料和卤料时,有提味、保鲜、防止腐化的功效。 草果具有浓郁的辛辣香味,能除腥膻味,增进菜肴味道,被誉为调味品中的“五香之一”。在炖鱼,炖肉时加入草果味道口感会更好,在煮牛羊肉时,加入草果,牛羊肉会更加清香可口,也常用在卤水,和其他家常菜中。 山柰具有较醇浓的芳香气味,微苦,入肴调味可增香添辛,除腥解异,提鲜增香,诱出食物的香味,增进食欲。可用其调配五香粉、咖喱粉等复合香辛料,大多数都用在肉制品加工,特别是酱卤动物性原料的调香,主要用烧、卤、煨、烤等动物性菜肴。用山柰和生姜做鱼,既能解除鱼腥,又可使鱼酥嫩相宜,香气横溢。 陈皮在烹调中多用于炸、烧、炖、炒等方法的动物性菜肴,起到除异味、增香、提鲜、解腻的功效,制作卤菜、卤汁时常用。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,合用时可与其它药料味道相互调和,可形成独具一格的风味,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。 木香在菜肴中主要起到祛除异味,增加香味的作用,常与其他香料配制复合香辛料用于肉制品加工,可增加酱卤制品的复合香味。 干姜是五香卤水非常非常重要的料,真正的干姜是经过特殊种植而成,水分少而辣味重,并不是鲜姜晒干就可以的。川式五香卤水中,干姜就是必不可少的一味料,五香粉里也有这种干姜。 具有祛异味,增香味,调节口味,增进食欲的作用。碾磨成粉末者即为“良姜粉”,是“五香粉”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之一,同时也是“十三香”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食材。就其除腥气、增香气,以及作为药膳材料的功效来讲,良姜比生姜略胜一筹。与它药合之,用于烧、卤、煨等菜肴。 姜黄可赋予食品黄色,常用于制作咖喱粉、沙嗲酱等,或者需要色泽金黄的菜,除此之外它的调味作用在于能够用来遮盖异味,多用于调制卤水或酱汤,以及在西餐中可以来烹制牛羊肉。 藏红花因为比较昂贵,也被称为“香料皇后”,多用于高端菜来调色,往往只需添加少许便会带出格外鲜亮的色泽。 每藏红花4克配清水400克,藏红花汁入锅的最佳时机是菜肴出锅前10秒,时间太长颜色效果会降低。 紫草是卤水、火锅底料当中常见的调色原料。在用紫草调色时,紫草与油脂的比例为1∶1000。先把油脂烧到五六成热,然后把紫草放到长柄密漏勺里,伸入油锅边炸边搅动,见油脂呈酒红色时,捞出紫草取油。 ,爱游戏体育官网入口 |